直击上海电影节:为何影院数量增长没反映在票房上?

时间:2023-06-13       来源: 中国网       阅读量:5091   

6月12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城市影院分会会长林民杰在上海国际电影论坛上表示,相比去年,行业复苏迹象明显。2023年1月份-5月份电影票房达到221.4亿元,同比增长46.67%;观影人次近5亿,同比增长44.5%。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3年前,市场仍有众多“疑难杂症”等待从业者解决。

在上述论坛上,星博达影院管理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在平均票价方面,2023年前5个月平均票价为44.43元,较2019年同期的39.41元上涨13%;总票房方面,2023年前5个月总票房收入221.4亿元,2019年同期为271.4亿元。

数据还显示,2023年前5个月在营影院数量为12568家,2019年同期为11453家。在上映新片数量方面,2023年前5个月新片数量为185部,2019年同期为186部。

影院数量超过3年前,票价也涨了,为什么今年前5个月电影总票房却不及2019年同期?

从数据来看,今年的观影人次仍未恢复到3年前。星博达数据显示,2019年前5个月观影人次约7亿,而2023年前5个月这一数据为近5亿。

一位不愿具名的文娱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表示,除了观影人次低的原因,线上娱乐方式多样化、影院过剩以及线下影院同质化是导致市场整体很难重回巅峰的主要原因。

刘建新认为,电影曾经是唯一的视听媒介传播形式,如今连电视行业都大不如前。随着线上娱乐选择方式多样化,线下观影早就不具备唯一性。

“国内影院实现正常运营和投资回报,需保证年毛利润450万元-480万元,折合影院年分账票房700万元-750万元,按2019年国内影院分账票房594亿元计算,国内电影市场可容纳8000家-8500家影院。目前国内影院保有量超过12000家,超过正常容量的50%。”刘建新表示,国内影院过剩问题带来的同质化现象已存在多年。

在此背景下,影院打造差异化的体验,吸引更多用户愿意走进线下影院成为市场回暖的重要一环。

“差异化打造是当前影院在日常运用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位影视投资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行业目前在差异化上的尝试更多是“电影+”。“电影+”分内容和业态两种,包括跨界经营,结合餐饮、零售等方面,提升观众的消费。

刘建新认为,“电影+”是行业尝试主流,但最终还要回归到电影本身。比如在影院规划建设、经营管理、营销策略、排片、增值服务等方面实现差异化。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