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豹DM-i:走自己的路,让合资中型车无路可走

时间:2023-10-23       来源: 易车网       阅读量:14957   

中型车市场销量的前几名一直都是被合资车企霸占,但随着比亚迪海豹DM-i的到来,这个局面有望被打破。我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曾经合资车的重要阵地,如紧凑型SUV和紧凑型轿车都先后被比亚迪宋和比亚迪秦所攻占。而售价为16.68万-23.68万元的比亚迪海豹DM-i,也势必会延续其他车型的辉煌战绩,成为合资中型车的终结者。

那么,比亚迪海豹DM-i的杀手锏有哪些呢?

在对手擅长的领域掐灭其翻盘的希望

比亚迪海豹DM-i作为基于全新DM-i超级混动中型车平台打造的比亚迪海洋网旗舰轿车。其搭载的是插混专用的1.5L和1.5T两款发动机,与之匹配的分别是17.6kWh和30.7kWh刀片电池包,NEDC工况下可以实现121km和200km两种纯电续航里程,而亏电油耗最低仅3.9L/10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可超过1300km。

在日常城市通勤且有家桩的情况下,这台海豹DM-i完全可以被当成纯电动车使用。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相较于合资中型车,海豹DM-i每公里的用车成本可以低至5分钱左右,而合资中型车每公里的用车成本往往要在5毛钱甚至更高。

除了较低的用车成本,海豹DM-i的行驶质感也可以媲美纯电动车,在拥堵城市中的驾驶感受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有着碾压式的优势。首先是拥堵的路况下,纯电动车跟车更加丝滑,动力随叫随到,不存在动力迟滞、变速箱顿挫带来的痛苦感受;其次是没有发动机的抖动和噪音,可以带来更好的车内静谧性,这也是大多数人开了纯电动车就不再开油车的重要原因。

除了动力和驾驶感受,在中型车消费者比较看重的车身尺寸、豪华感以及舒适性配置等方面,比亚迪海豹DM-i也具备绝对的优势。车身尺寸方面,海豹DM-i有着明显优势,其他方面也都是同级顶格的配置:Nappa真皮、玫瑰真木装饰板、12扬声器丹拿品牌音响和五连杆后悬架等。

综合来看比亚迪海豹DM-i在合资中型车最擅长的领域已经达到了追平对手甚至在不少地方已经达到了碾压级水平。接下来看看它在合资中型车不擅长的领域又是如何让对手感到绝望的。

在对手不擅长的领域令其绝望

合资品牌在智能化方面一直做得都不如自主品牌出色,中型车领域同样如此。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合资品牌一直以来不重视智能化的投入,或者得益于高品牌溢价和高市场占有率,觉得没必要在智能化方面投入过多的资源来讨好消费者;另一个原因是智能化最好的装机条件是要有个高度电气化的整车平台,也可以理解为新能源车对于智能化配置的应用具有先天性优势。

放眼市场上合资中型车,没有一个在智能化方面是能打的。首先是智能驾驶方面,虽然在这方面合资中型车都搭载了L2级驾驶辅助技术,但是较低的硬件配置往往会降低驾驶辅助功能的好用程度,只能完成低阶的驾驶辅助功能如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盲区监测等。

比亚迪海豹DM-i虽然在智能驾驶方面做的没有新势力那么激进,但是其搭载的Di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除了具备上述合资中型车的功能,还具备ILCA交互式变道辅助功能,打转向灯就能够自动变道,即便遇到匝道也能轻松应对。除此之外,Di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还有DiTrainer教练模式,其可以对驾驶员面对路况的预判、方向盘角度等进行学习,并且还会结合天气等因素进行主观化的评测,然后根据数据反馈来选择性地开启部分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这套系统还支持OTA升级,12个超声波雷达不仅能为Di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充分赋能,也可以为后续的OTA升级提供更多的硬件支持,以实现更多的智能驾驶功能。

在智能座舱方面,比亚迪海豹DM-i与合资中型车的差距就如同现在的智能机和老年机的区别。聚焦在车机方面,搭载CarPlay已经算是合资中型车带给消费者最后的“尊严”了。

相比举棋不定的合资品牌们,比亚迪海豹DM-i则全系搭载全新升级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不仅在硬件上采用算力更强的6nm制程的5G芯片,其CPU算力高达136K DMIPS、存储为LPDDR5且基带为芯片级集成5G均高于行业主流水平,而且软件上对生态的兼容性高达100%,结合15.6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为全车乘员带来“可视、可说、可感知”的智能交互体验。

大师观察

比亚迪海豹DM-i不管是在合资中型车擅长还是不擅长的地方都占据着不少的优势,而绝大多数的优势又得益于车辆载体的特殊,具备不可颠覆性。即便在见仁见智的设计方面,比亚迪海豹DM-i也有不俗的表现,海洋美学设计和海洋网新一代内饰带给消费者的视觉上的冲击也完全不输任何合资中型车。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比亚迪海豹DM-i的到来,合资中型车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未来这些车型可能只有通过降价这个手段来维持惨淡的市场份额,并且他们现在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