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聊到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中最有科技范儿的车型,我想,阿维塔12肯定排在榜单的前列。
除了一身硬核的黑科技加持之外,这款车的风阻系数也做到了只有0.21,在纯电动车型同样属于头部。
比奔驰EQS的0.2、蔚来ET7的0.208稍微差一点,但优于保时捷Taycan的0.22、宝马i7的0.24。
众所周知的是,如果风阻系数越小,高速行驶时车辆用来对抗风阻所消耗的能量就越小,从而可以实现更长的续驶里程。
那么,这款售价超30万的纯电轿跑,在科技外观之下,究竟隐藏了多少处空气动力学的措施呢?
一会儿啊,我就来带你看看,接近有30处!
要聊空气动力学,其实一辆车的比例和姿态就已经定下了大的基调,这就好比轿车的风阻系数总要比SUV低。
那在这里咱们就得提到一个关键的词组:“流畅的流场”,读上去有些拗口,但事实就是如此。
整体侧面来看的话,你可以看到,阿维塔12的跑车姿态中,低头撅屁股。
比如这个下压的前盖,可以尽可能低的去减少迎风面积,仿佛一把梭子直接插入空气之中。
气流沿着前风挡走向车顶后,顺着平缓的全玻璃车顶和大溜背自然而然的可以引向自适应可升降尾翼。
这个电动尾翼呢,今儿我就不展开聊了,但单从大的特征上你已经可以看到了,它从前到后的设计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气呵成。
此外,虽然我没有详细的数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阿维塔12的前风挡玻璃的倾角、包括溜背的角度等等,一定是经过空气动力学的精确计算的。
再来看看这款车的侧面,想象一下你就会意识到,阿维塔12侧面的空气流场同样平顺。不信,你看,你可以在阿维塔12侧面找到锐利的特征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锐利的切割会让流场分离,换而言之,也就是阻碍了风的流向。
你再看阿维塔12,侧面够光滑、够平顺,这也是为了空气动力学而来。
除此之外,它的轮胎和轮眉之间的间隙做得也很好,这对于空气的流动也会更加有帮助。
从整体大的维度来讲,这里其实已经有近十个关于姿态和型面的优化措施了。
我们在看看具体的细节设计。
让气流平顺流过,这始终都是空气动力学的工程师们最为关注的点,因为这也是让流场顺滑的关键点,讲过了整车的体量姿态,我们再来看看在细节方面,阿维塔12有没有遵循这个规则呢?
首先,你看,隐藏式前灯并没有任何的凸起,而日行灯也是在型面的大面上进行勾勒,这样可以确保和周边的零件保持绝对的平滑过度。
除此之外,前保上部是密封的,下部的开口面积其实也不大。
而且,在必要的冷却区域,阿维塔12采用了主动式的进气格栅,也就是需要冷却时会自动打开,其余时候则处于关闭状态来降低风阻,这个也是中高端车型降风阻一个惯用手法。
咱们再顺着阿维塔12的格栅继续往两边看的话,你可以看到阿维塔12的前保尽量外扩,却尽可能的与轮胎的外表面形成绝对的平齐,这对于气流的流通也会很有帮助。
的确如此,你看这款车的前后轮眉都外扩得很厉害,这也是一种扰流的策略,让气流从车身旁顺滑的流过。
而在轮胎的行进方向上,前方的气流应该尽可能少,于是,你会发现阿维塔12在每一个轮子的前后都设计了扰流板,使得气流可以绕开车轮。
此外,在前轮前方也延长了饰板去挡住可能会流向车轮的风。
再看轮毂,在满足造型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增加幅条的数量,也可以减少气流往轮毂内部流动从而产生乱流进而可能会增加风阻。
其实啊,不光是车轮,为了避免气流从车底通过,在复杂构造的底盘以及车尾部形成乱流,从而影响车辆的稳定性,针对这一点,阿维塔12设计了平顺的大底盘将底盘区域尽可能地封闭,让气流能够从下方顺利地流出,这其实也是一种高效的扰流。
而且,在这个大底板上,你还可以看到一些圆形的凹坑,我不是很确定这些凹坑是不是为了空气动力学服务,但它让我联想到了带有类似的许多小坑的高尔夫球,而高尔夫球上的那些小坑,可实打实是有着空气动力学考量的。
你看,这十多个优化措施又来了。
我们再把视线往上移。
首先可以看到,A柱和前挡风玻璃的台阶尽可能小。
此前,前风挡和车顶钣金的衔接处,如今被一块光滑的玻璃通了过去。
B柱和前后玻璃的台阶也做到了最小,而后玻璃和后固定三角窗玻璃也基本做平。
同时,两侧的激光雷达区域饰板尽可能贴着翼子板和门板,隐藏式门把手也是为了优化风阻而来。
还有这个目前依然很罕见的电子外后视镜,对风阻优化的帮助肯定是相当之大。
一直以来,传统的外后视镜都是在人机尺寸和空气动力学之间权衡。
人机工程师想要外后视镜越大越好,因为这样盲区会更小;而空气动力学工程师则想它越小越好,这样风阻小。
阿维塔12的做法就是两全其美了,用电子外后视镜摄像头代替,体积小,却能把更广阔的视野图像在车内的屏幕中投放出来,满足功能的同时,很大程度迪降低了风阻。
我印象中以前做一款车的外后视镜,从造型概念早期的设计到最终的量产状态,轻轻松松就优化了几十个count;那现在直接从传统外后视镜升级为电子外后视镜,那帮助可以说是量变到质变的转换了吧?不知道有没有懂行的朋友可以分析一下?
我们再来看看车辆尾部,首先,下方的扩散器的分流位置,也就是那根特征线,尽可能向后方延伸,为的就是让气流尽可能少地影响尾部的下压力。
到这儿的话,这前前后后、大大小小的接近30个空气动力学措施,就差不多解读完了。
结束语:
我相信肯定还有一些阿维塔12的工程师们为之付出了努力但还没有被我发现的地方,但光是这些小小的细节,就足以证明这款车的匠心之处了。风阻这个东西,你说它玄乎吧,它也玄乎;但你要问它重不重要呢,我觉得还挺重要的,多年前我们的一个仿真模拟就发现:车速50km/h时,风阻占整车阻力的30%;车速100km/h时,风阻占整车阻力的58%;车速120km/h时,风阻占整车阻力的65%。
你说,花钱充的电,一半被风阻个消耗了,这难道还不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