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稞酒对外宣布了2021的业绩,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 30%—40%,净利润扭亏,实现5000万—7000万元。
但仔细算来,其Q4单季度亏损在1500—3500万元之间。
作为业绩多年吊车尾的后进生,青青稞酒也在不断调整自身谋求脱困。
去年底,青青稞酒宣布拟变更证券简称为天佑德酒,以此突出主品牌。
在短暂买账后,资本市场依旧用脚投票,1月25日,青青稞酒暴跌,截至15时,跌幅达7%以上,股价为18元/股。
蔡学飞认为,青青稞酒的业绩是弱势区域酒企在存量挤压态势下的正常表现,弱势区域酒企受制于品牌价值较低,尚未完成高端产品结构升级,在消费升级态势下,品牌与品质化趋势中整体盈利能力较弱,加上青青稞酒近几年全国化进程遇阻,企业内部又出现了一些投资周期较长的项目,进一步拖累了企业的发展。
Q4亏损1500万元以上
日前,青青稞酒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净利润5000万—70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在3500万—550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1058元/股–0.1481元/股。
同时公告宣布,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30%—40%。但是,面临的挑战也不小。如何彻底清除前几年多元化留下的积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深耕西北市场,品牌和渠道如何走向全国?青稞酒如何深入高端白酒市场?。
2020年青青稞酒全年营收为7.6亿元,即2021年营收在9.88—10.64亿元之间。
青青稞酒在公告中表示,白酒行业趋势向好,公司整体业务得到逐步恢复,公司持续聚焦白酒板块,核心区域业务得到了修复。
看似2021年业绩表现良好,实则不然。
首先是2020年是新冠疫情发生第一年,2021年营收30%—40%的增长是建立在上一年低基数的基础上的。
此外,根据前三季度财报,青青稞酒1—9月实现了净利润约8536.61万元,即Q4单季度亏损在1500—3500万元之间。
因此公告发布次日,1月25日,青青稞酒暴跌,截至15时,跌幅达7%以上,股价为18元/股。
青青稞酒在19家上市白酒企业的业绩排名中,已经成为多年吊车尾的差生。
自2013年踏上巅峰之后,青青稞酒业绩不断下滑,举步维艰2013—2020年,青青稞酒营业从14.38亿元,一路跌至7.6亿元,几近腰斩,净利润也从3.37亿元下滑至亏损1.15亿元
这份成绩单,即使是与在其后上市的同为西北酒企的金徽酒相比,同样差距较大。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青青稞酒由于地处容量较小的西北市场,因此发展必须要进行全国化,但是收购中酒网弯道超车失败后,青青稞品牌建设乏力,跨区域销售遇阻,造成了青青稞酒目前的困境。
为了突破消费地域局限和线上短板,青青稞酒曾做出尝试2015年7月,青青稞酒花费1.4亿元收购中酒时代90.55%股权,彼时确认商誉为1.79亿元
但是收购以来,中酒时代的业绩持续低迷,其2014—2017年分别亏损了0.66亿元,0.42亿元,0.47亿元和0.32亿元青青稞酒通过线上渠道提振业绩的意图不仅没能实现,反而被拖累了整体业绩的表现基于此,2018年,青青稞酒对中酒时代进行了1.79亿元的商誉减值,如今中酒时代已从原来的B2C业务转型为酒企服务商
中国食品分析师朱丹蓬对蓝鲸财经记者指出,中酒时代是青青稞酒的配套型,服务型公司,其与母公司呈现出相得益彰的关系可是,从整体观察上来看,中酒时代发展并没有达到其预期效果
拟更名摆脱困局
青青稞酒主要从事青稞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互助,天佑德,八大作坊,永庆和,世义德等多个系列青稞酒,以及马克斯威品牌葡萄酒,其中天佑德为主品牌。
为了摆脱困境,青青稞酒曾引入保健酒龙头企业劲酒入局。
2016年,青青稞酒联手劲酒,奇正集团共同打造纳曲青稞酒2017年更有消息传出,劲酒大区经理已大面积接管青青稞酒一线业务
2019年5月,青青稞酒公告称,公司实控人李银会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战略引入了新的股东——湖北正涵投资有限公司,而湖北正涵背后的股东为劲牌集团实控人吴少勋公司称此次引入战略股东,青青稞酒将与劲牌集团深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青青稞酒证券代表王永昌此前在接受蓝鲸产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劲酒此前与青青稞酒便有合作,该次合作会体现在研发,市场等方面。
尽管如此,青青稞酒的业绩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扭转。
为了扭转颓势,2021年12月底,青青稞酒祭出更名大法。
青青稞酒计划变更公司全称为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为天佑德酒。
青青稞酒认为,更名是为更好地推动青青稞酒整体发展,落实青青稞酒战略规划。
资本市场对此颇为买单,股价当天大涨4.59%,盘中一度逼近涨停。
可是短暂回春后,股价再度下滑。
蔡学飞认为:青青稞酒的业绩是弱势区域酒企在存量挤压态势下的正常表现,弱势区域酒企受制于品牌价值较低,尚未完成高端产品结构升级,在消费升级态势下,品牌与品质化趋势中整体盈利能力较弱,加上青青稞酒近几年全国化进程遇阻,企业内部又出现了一些投资周期较长的项目,进一步拖累了企业的发展,更名是为了凸显特色,强化消费记忆点,以此进行差异化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