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兴能源000683:产品价格高位1Q22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时间:2022-04-25       来源: 新浪财经       阅读量:18136   

业绩回顾  1Q22 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1Q22 业绩:收入26.81 亿元,同比上升19.81%,环比下降3.1%,归母净利润7.92 亿元,对应每股盈利0.22 元,同比提升137.79%,环比下降72.4%,符合预期  1Q22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7 亿元,同比上升29.01%,加权ROE 5.03%,同比提升1.83pct1Q22 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8.2%和29.5%,同比分别提升1.2pct 和14.7pct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4/5.88/0.83/1.22%,同比分别下降0.04/4.64/2.23/0.28pct  发展趋势  产品价格高景气度,费用率下降,公司盈利显著提升根据公司21 年年报,公司目前拥有主要产品产能分别为纯碱180 万吨/年,小苏打110 万吨/年,尿素154 万吨/年根据卓创资讯,1Q22,国内市场轻质纯碱的均价2476 元/吨,同比提升63.32%,小苏打均价2412 元/吨,同比提升56.67%,国内小颗粒尿素均价2661 元/吨,同比提升33.10%1Q22 公司主要产品市场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受煤炭等能源价格上涨影响,1Q22 销售毛利率同比上升幅度不大,由于1Q22 公司四项费用率同比分别不同程度下降,因此净利率同比提升14.7pct  公司聚焦天然碱主业,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纯碱供应商目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天然碱供应商,根据公司年报,公司纯碱产能规模在国内排第四,小苏打产能排第一2021 年底公司公告将收购和增资博源银根矿业,实现控股60%,博源银根控股的银根化工将建设大型天然碱加工项目,含780 万吨/年纯碱,80 万吨/年小苏打,伴随着该项目的投产,我们预计远兴能源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纯碱和小苏打供应商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为国内天然碱龙头企业,天然碱法相比于合成碱法具有经济型和环保性的双重优势,我们认为提高天然碱产能占比是未来纯碱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看好短期纯碱高景气度及公司长期成长性维持2022 年和2023年盈利预测不变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3 年10.5 倍/9.4 倍市盈率考虑到周期行业整体估值偏好下移,下调目标价6.7%至12.02 元,对应14.0 倍2022 年市盈率和12.5 倍2023 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32.8%的上行空间  风险  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纯碱价格波动,煤炭等能源成本上涨

远兴能源000683:产品价格高位1Q22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Q22业绩公布:公司营业收入同比+8%至人民币33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0.3%至人民币1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4%至人民币10亿元(1Q22扣非后单车净利润同比+17%至人民币4,597元)。1Q22业绩表现稳健,主要由于产品结构改善/ASP提升,对冲原材料成本上涨与股权激励等费用计提。品牌向上切换,ASP改善趋势有望延续:受供应链偏紧等影响,1Q22长城汽车销量同比-16%至28.4万辆,ASP同比+29%至近人民币12万元(高盈利车型坦克销量占比同比+4pcts),毛利率同比+1pcts至12%。我们判断,1)芯片偏紧+成本上涨导致内部车型资源重新分配。2)预计好猫留存订单消化+涨价,以及品牌向上/车型结构改善,有望带动ASP持续改善;其中,中高端越野SUV坦克品牌需求向好,欧拉品牌新车型/沙龙品牌,以及WEY品牌DHTPHEV分别规划实现纯电动,以及插混市场的定价上移。3)我们看好2H22E芯片供应改善+新车型提振驱动的销量稳健增长前景,预计仍有望追回3-4月上海疫情/供应链紧缺导致的承压影响。看好头部自主车企在此轮智能电动化周期下品牌向上切换的机会;其中,欧拉/WEY品牌向上切换能否成功或为关键。组织架构优化转型,毫末城市NOH有望年内落地:长城已进行并持续优化组织架构转型,已陆续实现从品牌至系列再至车型等多维度且清晰的产品矩阵布局与定位;此外,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搭建与工作积极性。我们看好长城组织机制变革的推进,以用户为核心的战略理念转变,B2B至C2B等业务运营模式调整,以及全球化/自动辅助驾驶全栈自研的定位。我们预计用户细分品类的精准定位+智能电动化功能导入,以及车型迭代周期加快,有望驱动ASP稳步抬升,规模效应带动单车生产成本下降(vs.研发投入扩大)。我们判断长城在动力系统技术革新,以及自动驾驶推进方面,处于传统车企转型的头部阵营,预计或为转型智能电动化最有可能成功的传统车企之一。维持A/H股“增持”评级:我们维持2022E/2023E/2024E归母净利润人民币96亿元/128亿元/159.0亿元,维持A/H股“增持”评级。风险提示:芯片短缺缓解/补库不及预期;新车型上市与爬坡不及预期;研发费用增加;股权激励等费用计提;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反复;市场与金融风险等。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