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由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发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指导,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广东省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广东省女科技工作者联合会支持的“众里寻她”女科学家分论坛在广州南沙举办。
来自计算机与软件、工业制造、能源材料、生物医疗、地理环境、公共卫生、心理健康等领域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参加讨论,共同传递对科技女性成长的关注,以激励更多青年女性从事科技工作。
北京大学-亚太经合组织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郑晓瑛作主旨报告
“女性仍是科技领域的少数群体。”北京大学-亚太经合组织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郑晓瑛用“泄露管道”进行解释:数据显示,科技领导岗位的女性不足三分之一;物理、计算机领域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占比不足四分之一;女性科研生产力仅是男性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为什么越是高级的职位,女性占比就越少?郑晓瑛认为,在职业上升的道路上,婚育是女性科技人才遭遇事业发展瓶颈的首要原因。她表示,要改变这种现状,并不能一味强调如何去帮助女性,而是应该充分认识女性的创造力和潜力,提高女性科技能动力。“只有男性女性对共同事业形成共识,才能达成良好结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张林秀作主旨报告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张林秀也用数字论证了这一观点:根据联合国的一项调查研究,如果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与男性有相同的机会,到2025年,全球年国内生产总值可增加28万亿美元(或26%)。
张林秀强调,加强女性在社会、经济、政治多方面的决策权,可以极大地推动可持续发展。不过,目前女性的资源可获得性和发展机会仍然有限。但张林秀也观察到,性别包容的重要性已成国际共识,国内一些机构也开始重视挖掘女性潜力。比如,考虑到女性面临婚育的因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些人才项目对女性年龄要求放宽2年。
据悉,为激发女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近年来,广东省妇联、省科技厅等单位联合实施广东省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积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中心建设,健全机制,强化服务,搭建载体,进一步优化对女性科技人才的支持和服务,培养造就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