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早上还是阴雨大风,没想到过了下午三点,天空放晴,给了我们明媚的夕阳。我们是受月季园文化园长陈丹燕的年度之邀来辰山植物园赏花的,或者应该说是以玫瑰之名精神性地环游世界。
从2020年至今,陈丹燕带我们认识了这片被湖水环抱的花岛,让我们爱上了这座荣获“世界月季名园”美誉、极具人文气息的花园,为我们在疫情中找到一个在地的目的地。上一次,她携手著名翻译家在这里为一株月季命名“翻译家”,这次,她邀请我们来隆重迎接古老的本土品种“花地”——
那是一株瘦弱的粉色半重瓣月季,挨过了南方雷暴,以及雷暴中的航行,被摄影师彭永坚像怀抱婴儿那样呵护了一路,终于从广州来到上海。去年秋天,陈丹燕、陈保平夫妇在广州花地遗址田野调查时偶然发现了这株古老的本土月季,拍照留念。
经过梳理史料,我们会发现盛行欧洲的粉色玫瑰可以溯源到广州。可考证的是,在英国园艺家斯莱特、梅恩、哈克斯顿,东印度商船上的牧师欧斯贝克,邱园植物园前任园长威廉·艾顿等诸多人士的努力下,触感如丝绸、可重复开花的中国粉色月季传入欧洲,从瑞典到英国到法国,被称为“月月粉”“老腮红”。
据说1823年时,它已出现在英国的村舍花园里,也出现在1824年比利时植物学家和画家皮埃尔·约瑟夫·雷杜特绘制的《帕森斯的中国粉红》、1818年出版的查尔斯·马洛的专著《玫瑰的历史》等书画典籍中。这是一个多产的亲本,现在栽培的所有月季几乎都是它的后代,包括英国的“诺赛特的腮红”、法国的“波旁月季”和“第戎的荣耀”。亨利·安德鲁斯称之为“引入英国的最伟大的观赏植物之一”。
在辰山植物园月季园里的千余种月季里,“花地”是辰山第一次命名的发现月季——作为一个品种,这指的是古老却已经失名的月季。作为一个物种,它有它的环球旅行。
书和花一样,有自己的环球旅行,需要爱花、爱书的人。这场雅集茶会名为“玫瑰的名字”,上海译文出版社作为协办单位,带来了许多滋养过读者和旅行者的经典文学译作,最亮眼的是《八十本书环游地球》——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学者丹穆若什教授在2020年疫情暴发后取消了旅行,每天在线发布一篇文章,讲述一部文学经典,在十六个星期内完成了一次环球文学之旅。
为了2024年的这场月季茶会,陈丹燕还将2020年开始积累至今、持续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律令》展现在辰山植物园大厅,书架、脚踏车、手绘地图、明信片、口罩里的鲜花、完成壮游任务的板鞋、园艺手套……每一样物件都能唤起我们对天地律令的深思,这种经历对于一个全方位的艺术家来说是必须书写的主题。
花和书相映成辉的夕阳里,我们作为“月季岛主”的客人是极受优待的——原来,要待暮色微凉时,才到了月季芳香最烈的时段,仿佛所有的花都在阳光退去后热烈而沉默地呼唤。花是属于大自然的,也属于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历经四年,文化园长陈丹燕确立了这座花园的文化属性。
我特意去看了看“翻译家”,刚有花骨朵,还有一周才能开,这不禁让人莞尔——翻译确实要比原著来得晚,你看原著中常见的朱丽叶、玛格丽特、白雪公主……都已成熟。